KEVIN_POSTER_WEB  

當新聞上又傳出殘忍的屠殺案時,報導的兇手往往神經不穩定,並且異常的殘暴。但是,養成兇手的罪魁禍首是誰?是父母?是環境?還是同學?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的主角是一個母親,而她的兒子是一個在學校屠殺了數位同學的高中生。電影的主題回歸到了時常出現的Nature vs. Nurture (先天vs.後天)的爭論。殺人兇手的構成到底是父母以及環境所逼,還是天生的邪惡?

整部電影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份是母親與兒子的成長過程,從出生到步入高中。第二部分則是兒子屠殺入獄過後,母親獨居,並且承受著各界的責罵以及鄙視。第三部分則是兒子屠殺同學的過程。這三部分在電影中以零零落落的片段,沒有規律的亂跳。與其劇情向前發展,整部片的主題較偏向於母親與兒子兩人的角色解剖。

這三部份僅管夾雜在一起,角色卻始終圍繞在母親Eva的發展上。電影的第一幕是在屠殺過後數月,Eva獨居的場景,以致於電影是以一種倒敘以及回憶的方式在進行的。故事發生的順序也沒有規律,沒有邏輯,也代表著,在Eva的腦裡,儘管事件以過,她卻還時無時無刻與痛苦的回憶同時地活著。

從我看來,電影比較偏向於支持先天論的說法。有許多觀眾在看完後,對Kevin的角色發展過程極為不滿,並認為導演失敗地描寫了邪惡因子養成的過程。我對這種看法不以為然,畢竟,導演所要表達的,就是沒有來由,從出生就存在的邪惡。從嬰兒時就彷彿懂得折磨母親,並且討好父親。在幼年時就以懂得欺騙,操縱,以及假裝。或許導演把他的所作所為描寫的過於誇張了點,但是最終就是在強調"邪惡"的存在。

但是,在電影的第二部分,也就是事發過後,母親Eva時常被紅色所包圍。不管是被惡作劇而被紅色油漆潑上的房子,或者是片頭被紅色包圍的場景,都是象徵著母親手上也沾著血的事實。在整部片中,Eva不停的在擦拭被紅色油漆潑灑的房子,也代表著"洗拭罪過"的過程。而接近片尾,當房子以快被擦乾淨時,也代表著Eva的心也慢慢看開了。當片尾,房子終於被擦拭乾淨時,Eva終於與在獄中的兒子對話。

在最後一段對話中,EvaKevin: Why? (為什麼(要殺這些人)?) Kevin回了一句:I used to think I knew. Now I'm not so sure.(我以為我知道,我現在卻不確定了)這也是導演拒絕幫觀眾回答,而要我們自己去探討答案的的方法。

電影的氣氛營造的極為優秀。彷彿夢一般的鏡頭導致觀影時有種持續性的哀傷,額外地,飾演母親EvaTilda Swinton則是獻出了生涯最優秀的表演之一。她彷彿整部電影都是處於無奈以及驚嚇的狀態。她在片中不經常生氣,快樂,或展現任何明顯的情緒。或許這也是她所需要表達的,無盡的後悔與害怕。

儘管片名叫作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我們需要談談Kevin)。電影裡卻幾乎從還沒有人真正的談論過Kevin。沒有夫妻間的深沉對話,或是典型的教師與父母的溝通。這也是電影聰明的地方,因為觀眾完全都是從Eva的角度去看故事,而在她的記憶裡,沒有任何調解或是贖罪,只有厚厚的一層悔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