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想到拍電影,一般觀眾腦裡的畫面都是什麼呢?演員在鏡頭前出生入死?導演在全程指揮大局?還是一群沒事做的工作人員在鏡頭外竊竊私語?法國新浪潮(French New Wave)的名導演Francois Truffaut(楚浮)在1973年拍攝的Day For Night是一部對"電影"這門藝術致敬的電影,也是一封寫給傳統電影拍攝的情書。
Day for Night的故事圍繞在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以及整個劇組所經歷的大小韻事。他們所在拍攝的是一部叫做Meet Pamela的劇情片。從故事中,觀眾知道這並不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也不盡然是一部壞電影,它只是…單純一部電影。
由導演楚浮本身所在片中飾演的"導演"是一個希望能夠拍出完美作品的導演(哪個導演不想呢?)但是,就如他在片中所說的:當電影開拍時,你希望是一趟美好的旅程。當到拍到一半時,你只想最後活下來。畢竟,他所面臨的不只有"拍攝"本身的困境,還有資金,時限,以及劇組人員之間所產生的摩擦。
在拍攝電影時,劇組人員就像是個大家庭。有時親密,有時冷淡,有時只為了無聊而找人上床。但是拍攝完畢後,大家各奔東西,並開始尋找另外一個大家庭。而導演,則是家庭的領導。他有責任去抉擇並調解任何一件關係到拍片本身的障礙,不管多狹小。他不能崩潰,不能發火,更不能放棄。儘管在片尾,其中一位演員出車禍死亡,他也得硬著頭皮改寫劇本,把電影拍完。
在片中,觀眾了解到了"造雪"的過程,也知道可以只搭建一扇窗戶就觀眾誤認為整棟大樓是存在的。有時一場簡簡單單的戲需要動用兩三百的臨時演員,而每個演員在畫面上的走路都是要被掌控的。有時碰到遭遇瓶頸,記不起台詞的演員,只能摸摸頭皮改天再拍。
導演也點出了電影是否比人生重要的問題。楚浮是寫影評出生,並且把電影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導演。他在片中對演員艾方思說的一段話:"沒有人的私人生活是順利的。這只有在電影裡才會發生。沒有塞車,沒有停機。電影的運作就像夜晚中的火車,而我們這種人只有在拍電影中才會快樂。"或許也是楚浮本身的心情寫照。而劇中有一幕,是導演訂了許多解析不同導演的書籍來當作參考,而書本封面上的幾位導演,如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柏格曼(Ingmar Bergman),尚雷諾(Jean Renior),也都是導演楚浮在現實生活中極崇拜的導演。
懂電影的人應該都會對片中導演關於同年的夢會心一笑。這是關於導演童年時,夜晚出來只為一窺Citizen Kane(大國民)的海報。Citizen Kane時常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同意,柏格曼就公開批評過這部片)而那個在晚上拄著拐杖,冒著寒冷,還是要偷偷撕下電影海報的小孩,觀眾應該都知道是誰了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