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一位熱愛電影的影癡同胞向世界揮手告別。儘管從來沒有拍過一部電影,卻寫了四十六年的影評,而在六十九歲的高齡,也就是去年一年裡,寫了306篇影評。他就是美國有史以來,毫無疑問地,最偉大的影評人-Roger Ebert。

Roger Ebert被Forbes雜誌稱為"the most powerful pundit in America"(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評論家) ,也是歷史上第一位拿到普立茲獎,以及在好莱烏星光大道留下手印的影評人。說實在的,他的資料以及生平背景網路上隨便查都有,所以我主要就表達一下個人的想法。

我第一次接觸他的過程其實非常的普通,應該和大部分的人接觸他的方式一樣-我在Google搜尋"Best Film Critics"(最好的影評人),而他的名字是被最多網頁提起的。當然,當時的我,英文程度還不夠去完全理解他所寫的任何影評,導致很常一段時間只知其人,不知其文。當去美國讀書,並且對電影更有興趣後,時常在看完苦澀難懂的電影後需要"教導",使我重新開始看他所寫的影評。

這樣一看,他的文章就陪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間。

我會不會看其他影評人的影評呢?還是經常會,畢竟要完整的去思考一部電影,有時需要聽聽多方面的想法。但是,Ebert之所以會在多影評人中出類拔萃,全歸於他好懂,卻又不失深度的文章。

在我看了許多不同影評人的文章的結論下,發現最多出現的瑕疵就是-太多的摘要,太少的評論。當然,這是許多都會碰到的問題(包括我),但是在某些文章中,百分之八十都只是在介紹電影的製作背景和劇情,只有一小段是敘說影評人的看法,而真正的"評論"的部分就更少之又少了。而Ebert儘管也會劇情摘要,確還是會留給文章一大半空間來去評論電影。

由於他從1967年,二十五歲那年,就開始寫影評,許許多多的經典老片,不管是美國,歐洲,還是亞洲,都有完整的保存在他的網頁中。他寫了許多藝術電影的影評,也寫了很多大眾娛樂電影的。他可以在該輕鬆,不花腦袋的電影中,以輕鬆風趣的文筆對代;而對深澀的藝術電影,也能深入淺出的傳達的想法以及觀點。

他也會每年評論出他的年度十大電影(從1976年開始),所以也成為我的老片觀影清單之一。

他曾說過"I had no idea you could be a movie critic for this long. But I guess you can. My love for movies has only grown over the years."(我不知道一個人可以當那麼久的影評,但我猜我可以。我對電影的熱愛隨著時間只增不減。)在他2002,被診斷出癌症,並且之後被切除下巴後,他不僅不能說話,甚至只能吃流質食物。一般人,毫無異問地,絕對有可能被這幾件事打倒,但是他對電影的熱愛幫他轉移了注意力,不僅影評越寫越多,在去年一年裡寫了306篇影評,他的個人最高記錄,並且還繼續極力主辦Ebertfest,由他所設立的影展。

儘管沒有拍過電影,沒有人會反對”他與電影活著(He breathes films)"的說法。他曾說過,一部好的電影會讓你在兩小時之間忘掉你的身分證號碼還有你的停車位。你在代替別人進行一場旅程,你把自己當成螢幕裡的角色。"

一個熱愛電影的人的離去對所有影癡們來說都是令人婉惜的。在去世兩天前,他寫了一篇日誌,表示想要開始隱退,並且終於有時間做他覺得最美好的事-只寫自己想寫的電影的影評。結尾,他對所有他的讀著留下最後一句話。

Thank you for going on this journey with me. I'll see you at the movi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