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年都有一大堆小說改編的電影,但是很少電影有這個好運(也可以是不幸)能夠被小說本身的作者所執導。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壁花男孩)就是這種少數的電影,而我能很高興的說,這是這部電影的榮幸。

故事發生在九零年代早期,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人人都還在用卡帶聽音樂的時代。主角Charlie是一個剛進入高中,害羞內斂的文藝青年。非常害怕交朋友的他,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一對高四的兄妹PatrickSam (Samantha的小名)。儘管兩人也不是屬於"正常"的高中生,但是Charlie慢慢在與這對兄妹的友誼中體驗了人生。

將近每個讀過高中(尤其是美國高中)的觀眾都能夠認同(identify with)這三個角色。永遠都有那個在牆角沒人注意,喜愛讀課外書,成績優異,但是卻有說不出的"怪"的那個人。而那個人身邊也永遠都有另外一兩個和他一樣怪的朋友。或許有些觀眾就是牆角的那個人,或許有些觀眾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並且以欺負那些人為樂。沒關係,因為導演很成功的刻劃了這幾位級俱魅力,卻也能讓觀眾同情的角色。

Charlie是個典型的孤僻男孩,唯一的朋友在前一年舉槍自盡,並且會有偶爾的幻覺,歸功於小時候的精神創傷,也是本片最後的謎底。兄妹中的哥哥,Patrick是個友善,幽默的同性戀。妹妹Sam則是個魅力耀眼,喜愛冷門樂團,表面上無畏無懼,內心卻級脆弱的女孩。(話說回來,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嗎?)

片中有許多我很喜歡,刻劃主角內向以及害羞的細節。當老師上課問了問題,主角知道卻不願意回答,只因為怕被班上其他的人認為是"書呆子";以及當好友提起一個他不知道的唱片行,卻不想被認為是異類而不懂裝懂,都是許多在學校害羞的人能夠體會的經歷。

Welcome to the island of misfit toys.”(歡迎來到怪咖的世界)是當Sam發現Charlie沒有朋友,展開雙手歡迎他時所說的話。這是真的,他們三個人都不是在一般美國高中生眼中的正常人,他們喜愛觀看,以及表演"洛基恐怖秀"(美國七零年代非常出名邪典電影),熱愛各種各樣的冷門樂團 ,並且常常在自家底下的地下室開自己的PartyCharlie的朋友讓他學到,"不一樣"不是壞事,找到臭味相投的好友快樂最重要。

Charlie的高一年中,他學到了關於性,酒,毒品,以及很多友誼的知識。儘管懵懵懂懂,卻也是青春中最美好的回憶。當然,不只是朋友,Charlie也有個學術上以及精神上的導師,Mr. Anderson。他鼓勵Charlie多讀課外書,上課發言,甚至建議他可以自己寫寫文章。而其中一本他建議Charlie讀的書就是The Catcher in the Rye,一本像級了這部電影的經典小說,有著致敬的意味。

或許由於這是小說作者本身所執導的電影,也是作者本身選的演員,導致每個角色都被飾演的十分生動。觀眾最熟悉的或許是哈利波特裡飾演妙麗的Emma Watson。她在片中甩掉英國口音,施展女人味的魅力,但也能在同時展現脆弱的演技,絕對成功的把從已經被"定型"的觀念中脫穎而出。飾演主角以及配角的Logan Lerman以及Ezra Miller表現也都是可圈可點。

這是一部超出一般"高中生成長類型電影"的電影。而絕大原因歸功於刻劃俱全,多層面的角色,一個讓觀眾能有共鳴的劇本,以及眾多演員的優良表現。喔對,別忘記搖滾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