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還記得你上一部看的成長電影(coming- of-age film)是哪部嗎?其實不重要,因為與Boyhood一比都不值得一提。

近幾年中每年幾乎都會有一部青少年成長電影讓我眼睛一亮。包括前年的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或去年的The Spectacular Now。但是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如Boyhood般有野心,並如此完美,真實,並平淡的說出成長的故事。

如果你從還沒聽過Boyhood這部電影(come on man…),你只要知道一件事:

電影花了12年拍攝。

對,12年。每年拍兩到三天,並都由同一批演員演出。但是最重要的,是飾演主角Mason的Ellar Coltrane。從2001年,他六歲開始,拍到去年,也就是他18歲。

從童年一直成長到大學。如果你喜歡Jim Carrey的The Truman Show,這或許會是影史上最接近真實Truman Show的一部電影。

要介紹Boyhood的劇情很困難。但是簡單的說,就是Mason從六歲到十八歲中所度過的點點滴滴。他有一個姐姐,以及一對已經離婚的父母。而在這十二年中,他經歷了兩個新父親,失落,音樂,愛情,失戀……基本上就是所有青少年在成長中所會經歷的一切。

當我跟我朋友很興奮的提起這部電影時,只見他回我:阿那這不是與紀錄片一樣,應該很無聊吧。”

在167分鐘,將近三小時的片長下,我是否有感到無聊?

答案:沒有。

因早期拍攝Slacker以及之後的Before Sunrise Trilogy而聲名大噪的獨立製片導演 Richard Linklater總是懂得如何從最平淡的對白與劇情中拍出讓觀眾繼續觀看下去的動力,因為Linklater了解,當觀眾認識並在乎銀幕上的角色時,他們的一舉一動以及每一句話都能抓住觀眾的興趣。

Boyhood中每個年齡的個別片段或許貌似平淡,但當把十二年接在一起時,卻是一種獨一無二的觀影經驗。

在觀影的過程中,我不停的害怕Linklater會為了戲劇性而犧牲真實感。我很害怕他會故意讓媽媽出車禍,或讓爸爸得癌症,或讓朋友被綁架,或所有其他電影已經用到讓人厭煩,故意賺人熱淚的梗。

但是他從來沒有。

而這也是我最欽佩電影的地方(當然除了花費12年拍攝以外),Linklater從來不妥協。他想說個真實,平淡的故事。他不想無病呻吟,更不想有太多關於人生的至理名言,因為真正的成長不是如此;真正的成長雖乍看極為平淡,深刻回憶卻滿是韻味。

我從來沒有看過一部嘗試拍攝成長的電影超越Boyhood,而我也很懷疑短期的未來會不會有。這或許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導演本身的野心以及毅力已經在某方面中超越了所謂的好與壞。

在五十年過後,當今年比它優秀的電影都已讓人遺忘時,Boyhood依然會掛在影癡口邊:那部花了12年拍攝的成長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eric的隨影逐流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