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而繼續寫影評,畢竟也沒多少人看…但想了想還是大致上的解釋一下為何暫停了半年才繼續po文,也當作是給我自己一個交代吧。
簡單的回答,我懶了。
詳細的回答,剛上大學的我修了一兩門電影課。有一門還不差,另一門變成我最討厭的課之一(原因有空再說)。反正,有一大堆關於電影的作業要寫,導致我甚至有時一想到電影就煩,卻也是在這時迷上了Paul Thomas Anderson(幫助我從一大堆狗屁作業中依然抓著對電影的熱情)。
幸好,一個學期過了,而新的學期的開始也想要有些改變,並打算繼續看更多的電影,並且寫更多的電影。
我知道會來這個blog讀的人真的不多,所以有一大半寫這些影評的原因是為了我自己,娛樂並且occupy自己。 最重要的,是要讓好電影,不管是新的還舊的,能夠因為讀了我的文章而多一個觀眾。 這也是我最開心的事,讓好藝術能被更多人觀賞。
從現在起,我會寫很多在台灣還未上映,卻在美國已上映的電影(本身在美國讀書,不是看盜版)。最近奧斯卡獎也快到了,所以說不定會從一些奧斯卡熱門電影中開始寫。 如American Hustle (瞞天大佈局-台灣已上映), 12 Years A Slave(自由之心),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華爾街之狼) 等等。
偶爾會寫些精彩的舊片。 而新片中除了以上所提的這些獎項熱門片外,藝術性比較高的少數獨立製作電影以及外語(非英語或中文片)偶爾有空也會寫寫。
當然,最希望的事以上講的這些話能夠成真,不要寫了三篇就又開始沉寂(講的好像我有風光過般…。)
現在也會多加一個打分的系統。如Roger Ebert般,我以四分為滿分,並以每0。5分來加分或扣分。 了解到很多人懶得看文章只想看分數,反正打分又不花時間,就打打吧。
最後感謝任何不管是刻意或者因緣分而來到這個blog的讀者。
就先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