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Paul Thomas Anderson在Magnolia(心靈角落)中所說的: We may be through with the past, but the past is not through with us. (我們或許已逃離過去,但過去還沒遠離我們)
對大多數導演來說,在短時間內連續拍攝兩部主題雷同的電影都不是件好事。但是,因A Separation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Asghar Farhadi在這部The Past(法原文:Le Passé )中再次成功地完成一部親密,寫實,迷人的家庭劇。
故事敘說的是男主角Ahmad從德黑蘭飛來巴黎與分居四年的Marie辦理離婚手續。因旅館沒訂,Ahmad必須住在Marie的家。並與家中的三個小孩與Marie的現任男友相處。而大女兒Lucie也因為母親將再婚的事實而與身邊的人產生衝突。
在只看了十五分鐘後,最讓我佩服的是導演如何刻劃這些讓人信服的角色。我完全的在乎並且相信銀幕上的角色都是真的。同時,在角色的的對白中,讓我再次體會到成功地描寫現實人生是多麼動人的一個成就。儘管只是單純的夫妻離婚前的對話,父親說服女兒接受母親新丈夫的橋段,都讓人目不轉睛。The Past讓所有過度戲劇化或過度依賴劇情轉折的電影自愧不如。
電影中沒有所謂的好人壞人,但每個角色都同樣地複雜且多層面,不管是歷經過三次婚姻的Marie或是只有五歲的Fouad。片頭看似無禮的現任男友Samir其實在自殺昏迷的妻子與現在深愛的女友Marie中掙扎。每個角色都被自己的過去絆著,而無辜的孩子則是最大的受害者。
因演The Artist而在美國一炮而紅的Berenice Bejo在本片生動的刻劃了在過去與未來間掙扎的女子Marie。她的表演雖然大部分時間是壓抑的,在爆發時卻也格外的震撼與鼻酸。
本片的另一大亮點則是飾演大女兒Lucie的Pauline Burlet。長相出眾的她在銀幕上的每一幕都明顯地讓觀眾感覺出父母即將正式分離的焦慮及不安。無疑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巨星。
The Past另一聰明的項目就是它在劇情與對白中的低調。角色間從來不會闡述大道理或者對著觀眾明顯地展現自己。Marie或許是本片最自私,也是最不受觀眾同情的人,她很明顯不如前夫Ahmad懂得與小孩相處,脾氣也時常暴躁。但是,與其如其他電影般在觀眾前尋求諒解(通常是透過一段闡述悲慘過去的獨白),她單純的像個真人般”存在,”著。而觀眾也因為她的真實而自動去諒解她的所作所為。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電影在最後30分鐘的第三幕似乎變成了一個Samir找出促使妻子自殺原因的羅生門案。導演甚至還丟進了兩三個轉折,使電影開始有些許在拖戲的感覺。如果把這第三幕稍微修剪一下,我相信本片會更有凝聚力。
不管如何,在連續兩天去電影院看兩部關於問題家庭的電影(上部為August: Osage County),這部對我來說是十分明顯的勝者。儘管我希望導演Farhadi能夠用他寫劇本的天賦去嘗試更多同樣化的題材,畢竟The Past與A Separation實在是太相似了。但不可否認的,The Past依舊很明顯是一個善於刻劃現實家庭中紛爭的藝術家筆與鏡頭下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