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句話能總結這篇文章的話:Matthew McConaughey撐起了整部電影。
本片Dallas Buyers Club是一個關於愛滋病患者的真實故事。男主角Ron Woodroof是一個住在德州的電機工。因一次意外而被診斷出愛滋病後,他被醫生告知只剩30天可活。想當然爾,他打破醫生的推測,而活了將近八年。
本片的故事講的是他如何在Dallas在法律的漏洞下開了個藥局,並且幫助上百位愛滋病患者的創舉。
本片雖然有提到希望,同性戀自由,政府與藥商的聯合陰謀,但最重要的主題則是主角Ron的角色轉變與發展。
Ron在電影開頭是一位贈恨同性戀的典型美國redneck。他享受隨隨便便的性愛以及賭錢所帶來的快感,他待人時常粗魯,尤其遇到同性戀者更是惡言相待。而這部片最吸引人的中心點就是Ron從早期的同性戀贈恨者到之後開始幫助同性戀愛滋病患的過程。
以許多方面來看,本片完全依賴在演員Matthew McConaughey的表演上。首先,他為了詮釋一位愛滋病患者而瘦了將近50磅,儘管身材上的改變在藝術界已越來越不稀奇,但他的一舉一動,每個姿態都在大銀幕上有著極大的魅力。他從早期被當成不會演戲的偶像派,到近年來接受越來越有挑戰的角色,或許是好萊烏轉型最成功的演員之一。
Jean-Marc Vallee很聰明地把電影中心轉移到主角身上。簡單的來說,這部電影在劇情上不是格外的動人或戲劇化,角色發展雖然是主題,但是過於明顯與直接,缺乏驚喜。但畢竟這是真實故事改變的,又算是近代歷史,編劇所能做的也就這些,在我看來,劇本已經達到了它的目的-把一段橫跨一大段時間的故事濃縮,並成功的帶出角色發展的過程。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角色則是飾演變性人Rayon。他的存在是衡量Ron角色發展的一個尺。他的角色並不複雜,儘管在片尾去世時讓人動容,但由於在片中的影響力不大,少了些感動。但如Matthew McConaughey般,飾演Rayon的Jared Leto也是完全稱霸了大銀幕。兩人的表演在片中是屬於非常的炫耀性,意思就是非常的明顯。與Bruce Dern在Nebraska中非常低調的表演(低調不代表不好,有時代表著更為出色)形成對比。
另一項電影成功的地方則是環境與時代感的塑造。儘管在電影中的70年代感覺與現在無差別,但它成功的地方則是對於塑造出那個年代對於同性戀的恐懼與排斥,還有對愛滋病的陌生與懼怕。。
以目前的戰績看來,主角Matthew McConaughey與配角Jared Leto將會輕鬆拿下奧斯卡兩大獎,儘管不是我心中的最佳人選,但也實至名歸。
Dallas Buyers Club在我心中並不是一部多特別的作品。或許在幾年之後這個故事就會被遺忘,但兩個主角極優秀的演出,我相信在短期內是會被當成演戲的教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