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我觀賞完Under the Skin並走出影廳時,我聽到旁邊一個大約五十歲的男子對他的朋友說:”That was a really weird film。” 某方面來說,這一句話概括了整部電影

Jonathan Glazer睽違十年的新片Under the Skin是少數完全與普羅大眾劃清界線,並要求觀眾把自身放進電影裡,一個獨特的觀影經驗。

雖然打著科幻片的牌面,他卻比Stanley Kubrick的2001: A Space Odyssey或是Andrei Tarkovsky的Solaris的步調還緩慢,內容還隱晦。這部電影讓Shane Carruth去年的新片Upstream Color的劇情看起來如流水般清澈。

把Under the Skin打進IMDB裏頭,得到的劇情大綱只有一行字-“一個長相極具有誘惑力的外星人在蘇格蘭獵殺搭便車的人。”

如果你在看完電影後,除了以上的劇情以外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話,你絕對不是孤單的。

如果你在看完電影後,認為你完全了解電影在說什麼的話,你不是在說謊不然就真的是個非常,非常聰明的人。

Scarlett Johansson所飾演的外星人在整部電影中從未有過名字。

在電影的第一幕,到底觀眾看到的是外星人穿越銀河的過程,還是一個眼睛細胞的組成?到底躺在地上的女子是誰?為何地板是全白的?戴著安全帽的男子到底是誰?女主角來地球的原因是什麼?

在電影的前五分鐘,如果你腦中沒有這些疑問的話代表你早已睡著。

我們開始看到女主角開始在卡車上與行人交流。她很好奇人與人間的交流,並享受與人交談的過程。

但久了後,她開始覺得單有交流是不夠的,並開始誘惑行人,並在謊稱要與他們發生性關係的狀況下把他們殺害,並有一個戴著安全帽的男人幫她清屍。她在此時還無人性,只是個冷血殺手。

當她在海灘上看見一個失去雙親的嬰兒在哭喊時,她隱約感覺到了同情。在與一個毀容的男人交流過後,她感覺到了人性的情感與孤獨。

有天,她決定逃離她該走的道路,並在鄉下找尋出口。她不想持續她的殺戮,而想探索”人”的本質。有次,她在鏡子前看著自己的裸體。她的眼神中充滿著疑惑,好奇,以及微微的懼怕。她開始認識人類的身體,也是她自己的身體。

Scarlett Johansson在片中的表現與她過去有過的截然不同。她彷彿不適應她所擁有的這個身體她的走路方式與其說是優雅不如是收斂,彷彿害怕太大的動作會傷害到她的皮囊。

電影在營造情緒與氣氛上有種獨特的魅力。從第一幕開始就相當不易忘懷,驚悚的配樂貫穿了整部電影,宛如Jonny Greenwood或是Bernard Hermann的Psycho。充滿黑暗的空間與無人的街道帶出種讓人窒息的壓迫感。

看完後,我似乎唯一能下定論的是-Under the Skin是一部緩慢,抽象,並極具催眠魔力的奇片。願意受催眠的觀眾無疑會拜倒在導演Glazer的魔杖下,而其他的則會批判電影似有似無的故事,以及隱晦,惱人的影像含意。

兩者都沒有錯,而雖然我微微傾向於前者,後者的觀點卻也是極為合理。

我並沒有Under the Skin中所有問題的答案,但我無法忘記它。它的craftsmanship,它的氣氛,以及它無形的感染力。套句邱吉爾曾說過的話:” (It’s) a riddle wrapped up in an enigma(這是一個包在謎題中的謎語)”

對於喜歡有解答的觀眾,Under the Skin是數學課本上讀都不想讀的加分題。我看完後想了許久,並決定放棄任何的解題,並坦然去接受銀幕上影像的洗禮。Under the Skin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觀影經驗,也是一個我願意再花九塊美金所去再次釐清的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的頭像
    eric

    eric的隨影逐流

    e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